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以来,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和颈椎外伤的重要方法。融合后虽然手术节段获得了长期的稳定,但是这是非生理状态的稳定,颈椎由此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快等问题。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因此人们一直在观察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规律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追求运动功能”和“预防邻椎退变”的潮流下,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于应运而生。可以说它的出现是为了挑战椎间融合手术,弥补融合手术的不足。其设计理念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装置,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出现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
在过去的10年里,人工颈椎间盘的设计和材料上有了显著的变化。颈椎人工间盘的设计更接近颈椎自然运动的状态。材料技术的改善使得假体具有更好的耐磨特性以及促进材料与椎体骨组织更好的结合。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CDR)与传统融合手术(ACDF)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神经功能改善与ACDF一致;可以保持正常的椎间隙高度,避免植骨块的塌陷及假关节形成;植入假体与人体椎间盘相似的特性,可以吸收震荡,维持责任节段正常活动度,防止邻近节段的退变。大量国内外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均显示CDR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
中国颈椎病治疗指南中专家共识明确指出:1、ACDF手术治疗的临近节段ROM与临近节段影像学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行CDR治疗的颈椎病患者。2、相对于行ACDF手术,行CDR可以较好地维持颈椎的生理活动。3、尽管ACDF目前仍然是治疗颈椎病的主流术式,但CDR已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手术采用全麻方式,操作时间大约为1小时(单节段)、1.5小时(双节段),微创手术,正常组织侵扰非常小,手术出血量约5-20ml;手术麻醉苏醒后6小时即可自行下地行走活动,并开始进食稀软食物(水、稀饭、面条、面包、馒头等),不需要家人料理生活,第二天拔除手术引流管并复查术后X片,术后观察3天即可安排出院,治疗过程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快速康复道路。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更加符合颈椎运动学和生物学的新型人工椎间盘将不断问世并服务于临床, 颈椎人工椎间盘也许会取代颈椎融合术的地位, 成为未来治疗颈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主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