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诊了一位50岁的患者张大叔,因半月前出现发热,伴有剧烈腰痛、双下肢游走性疼痛,行走困难前来就诊。接诊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通过腰椎核磁检查后显示腰椎存在感染性病变。了解到患者从事羊肉加工工作,结合其病情及流行病学特征,考虑疑似“布病”,再次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布病”。经过积极治疗后,现已康复出院。那什么是布病呢?
什么是布病?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马耳他热、地中海热,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在牧区发病率较高,是由布鲁氏菌侵犯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以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常侵犯脊柱。部分患者可出现典型的波状热,即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布病是如何传播的? 布病主要通过感染病菌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传播媒介包括病畜流产物、病畜的乳、肉、内脏、皮毛以及被污染的水、土壤和尘埃。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三种: 1、 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等是布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未注意防护,也有可能经皮肤的微小伤口或眼结膜而感染病菌。 2、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进食生肉或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内脏也是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3、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也会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此类传播主要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 哪些人易感染布病? 人对布病普遍易感。 凡是接触患病家畜及其制品的人员,或是生活在疫区与病畜污染的环境有接触的人员,均有可能感染布病。其中,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行业人群,都是布病易感的高危人群。 布病怎样预防? 1、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不食用生的或半熟的肉类 我们应选择经过正规消毒处理的奶制品,避免饮用生奶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我们在食用肉类时应确保将其煮熟或烤熟。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确保肉类完全熟透 2、高危职业加强防护 高危职业,如屠宰场工人、兽医、畜牧业者等,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污染物。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症状。 3、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布病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轻微,如发热、关节疼痛等,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确诊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4、消灭动物传染源 在畜牧业中,应定期对动物进行检疫和疫苗接种,以减少布鲁氏菌的传播。同时,对于病死的动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扩散。 5、加强卫生习惯 我们应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污水,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与病人共用个人物品,以降低感染风险。 6、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因免疫力较弱,更容易感染布病,我们应特别关注这些人群的健康状况,加强防护措施。在疾病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定期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7、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提高公众防病意识是预防布病的基础。我们应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布病知识,让公众了解布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布病能治好吗? 布病是可以治愈的。 治疗布病主要依赖于药物和对症治疗,治愈率可达75%以上。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调理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和剧烈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可能较长,治疗过程也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总的来说,虽然布病的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日常调理和物理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