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健康保健
老年人保健
医检常识
求医宝典
癌症警讯
儿童健康知识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最新内容
    健康科普 | 嚼颗药冷...
    健康科普 | 臀部疼痛...
    健康科普 | 看看你喝...
    健康科普 | 关于破伤...
    健康科普| 偏瘫患者的...
    健康科普 | 胡蜂蜇伤...
    健康科普 | 关于风疹...
    健康科普 | 关于“布...
    健康科普 | 别让“补...
    健康科普 | 不要“肝...
    健康科普 | 哪些情况...
    健康科普 | 带您了解...
    健康科普 | 三伏养生...
    多数头痛 缘于颈椎...
    科普 | 不一样的肉毒...
    炎炎夏日,养心最当时
    春季小儿抽动症患者该如...
    遇见甲流且莫慌
    甲流与普通流感有何不同...
    3·8 妇女节丨乳腺结...
更多内容...
  健康保健
 
春季小儿抽动症患者该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管理

小儿抽动症在临床越来越多见了,表现为不自主地目眨、皱眉、咧嘴、吸鼻子、耸肩等,伴或不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中医认为抽动主要是跟风和痰关系比较密切。

首先,抽动属于中医动摇性的疾病,和风有关,主要是肝风内动,肝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孩子肝火比较旺,爱发脾气、特别暴躁,或者比较任性、冲动,中医讲热极生风,所以火盛了以后容易产生肝风,春天五行中属木,与肝气相通,是小儿抽动症的好发和复发季节。另外,抽动与痰有关,孩子脾胃比较虚弱,运化不好,容易生湿、生痰,还有的孩子饮食不节,经常吃一些油腻的、厚味的食物,这样都容易生痰,中医认为痰火扰心,也会造成小儿抽动症的发生。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所以抽动症患儿的健康管理以健脾、平肝为主。

一、生活起居

春天自然界生机勃勃,小朋友们正是长身体的好时节,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晨练,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学龄期的儿童,身心放松,对成长和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提倡睡好午觉,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的时段可以修养身心,消除疲劳,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脑力恢复,调节情绪。小朋友们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保护眼睛,避免过度兴奋、紧张情绪。

二、饮食调护

春天要给孩子们多吃甘甜的食物,可以充养脾胃、柔和肝气,一方面可加强脾为肝脏输送精微的能力,另一方面能舒缓肝气,防止肝气郁滞。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既能补充身体生长所需营养,又能健脾和胃。患有抽动症的孩子要保持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煎烤类食物,还要避免进食奶茶、咖啡、可乐、雪碧、巧克力等兴奋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三、运动养护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适当运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放松身心,促进疾病的恢复,宜选择刺激性小,温和的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早操等,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四、中医特色治疗

1、通过对抽动症患儿进行穴位按摩,可以通经活络、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技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按摩风池穴、睛明穴、百会穴可以祛除肝风、缓解眼部疲劳、醒脑开窍、安神定志。还可以采用小儿推拿中补脾经、清肝经、推三关、揉中脘等手法,按揉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足三里、太冲、合谷等穴位,健脾和胃、平肝息火。

2、耳穴压豆 耳部经脉与脏腑之间密切联系,通过刺激耳部神门、交感、皮质下、肝、内分泌等反射点可以调节大脑的兴奋性,宁心安神。

五、情志调摄

抽动症患儿疾病的诱发与情志有很大关系,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此病,比如学习压力大、责备过度、家庭不和等可造成孩子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引而起阴虚风动。家长要耐心面对孩子急躁不安的情绪,切记对孩子的抽动动作过分关注,在患儿抽动时不要提醒,不要用训斥的语言制止,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缓解精神压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止于音”,这个“气”不仅是指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调畅情志的作用。可以让患儿听一听五行音乐,代表作分别有《山居吟》、《庄周梦蝶》、《高山》和《流水》等,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我们要正确认识小儿抽动症,及时就医,同时,小儿抽动症也是一种需要父母和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通过生活起居、饮食、运动、情志调摄以及中医家庭适宜技术等多方面,对患儿进行综合健康管理,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日期:2023/4/4来源:文稿: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中心
 
  上一条:遇见甲流且莫慌
  下一条:炎炎夏日,养心最当时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