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是一个永久性地植入到耳蜗中的电子装置,含体外和体内两个主要部分,体外声音处理器通过单个或多个麦克风接收环境声,声音信号的声学频谱被分为多个频带,可以调节每个频带的声音动态范围和水平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这些信息经编码后被传输至植入体。植入装置(体内部分)包括射频天线,接收器/刺激器以及刺激电极。天线和刺激器被放置在耳后的皮肤下,而传送来自接收器/刺激器刺激信号的刺激电极则通过从乳突磨骨、开孔插入耳蜗内。
人工耳蜗技术的成熟已拓宽了适应症:
1.低龄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12 个月内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能够在听力和言语能力发育上获得充分发育。“越早植入,术后效果越好”这一观念已成为广大研究者们的共识。
2.老年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老年重度或极重度听力减退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其言语识别率均可满足日常交流需要,同时可明显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3.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面对竞争性刺激时听到言语的能力、以及利用空间分离的优势来辨别目标言语和竞争言语的能力明显增强。
4.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
5.有残余听力患者人工耳蜗植入。
6.单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但并不是所有存在听力障碍的患者都可以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内耳严重畸形,如Michel畸形或耳蜗缺如;听神经缺如;严重的精神疾病;中耳乳突化脓性炎症尚未控制者则不适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我科于2001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现已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医院,并被国家卫计委和中国残联评为山西省首家国家救助项目人工耳蜗植入定点手术医院,现已经成功完成近800余例手术,同时开展了人工耳蜗术中监测及术后调机、语训指导等工作,使耳聋患者恢复了听觉和语言功能。
李同丽 博 士, 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耳鼻咽喉科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省卫计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高端领军人才。兼任山西省人工耳蜗救助组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山西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研究方向:耳科学疾病诊疗及耳科疾病手术(听力重建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等)及鼻内镜微创外科学、鼻科学疾病基础研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SCI论文4篇,参编论著一部,独立主持省级课题5项,两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