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位肝病患者,由于病毒侵袭,机体免疫状态改变,感染发生,出血倾向或严重出血,营养不良,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多个指标会有异常。针对患者的各类标本,检验科可以从基因——分子——蛋白——细胞等多个水平进行分析:
其一,细胞水平——血细胞分析(俗称血常规)中的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白细胞参数等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
其二,蛋白水平——检测血清酶(ALT、AST、AKP、GGT)等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5’核苷酸(5’NT)等了解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检测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了解肝脏合成及贮备功能;检测单胺氧化酶(MAO)、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等了解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联合检测GGT、AFU、AFP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
其三,分子水平——通过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的拷贝数,了解病毒的感染状态及复制水平,进而指导临床诊疗。
其四,基因水平——通过基因测序技术了解患者抗病毒治疗发生耐药的可能性,以便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怀疑酒精性肝炎时,可以检测线粒体ALDH2(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多态性,来了解患者的酒精代谢能力。如发生突变表明该患者乙醛代谢能力较弱,饮酒后较易出现乙醛蓄积,易发生因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害。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医院化验室逐渐更名为检验科;而随着科技进步及科学技术在检验科的应用,检验科检测技术己经从单纯的显微镜技术,发展为多元化的集自动化技术、激光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荧光分析、流式细胞术、DNA扩增、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平台。
检验项目种类繁多,已超过1000多种。如何解读数量繁杂的检验结果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了解检验结果的特点则是基本前提:1检验项目必须进行组合分析,单独某项指标异常不足以表明疾病发生,需要动态观察和多个指标联合分析;2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检验结果正常/异常和好转/恶化的依据。但生物属性如年龄、性别、民族及妊娠等会带来生物参考区间的差异,检验方法不同也会带来生物参考区间的差异;3合格的标本是检验结果准确有效的重要基础;4由于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因此检验结果代表的是一个数据范围,而不是一个数据点。
在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的过程中,临床检验结果作为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之一,应被审慎、明确和明智地加以运用。善用检验结果是每一位优秀临床医师的共同特质,因为:检验科是临床的侦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