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健康保健
老年人保健
医检常识
求医宝典
癌症警讯
儿童健康知识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最新内容
    健康科普 | 嚼颗药冷...
    健康科普 | 臀部疼痛...
    健康科普 | 看看你喝...
    健康科普 | 关于破伤...
    健康科普| 偏瘫患者的...
    健康科普 | 胡蜂蜇伤...
    健康科普 | 关于风疹...
    健康科普 | 关于“布...
    健康科普 | 别让“补...
    健康科普 | 不要“肝...
    健康科普 | 哪些情况...
    健康科普 | 带您了解...
    健康科普 | 三伏养生...
    多数头痛 缘于颈椎...
    科普 | 不一样的肉毒...
    炎炎夏日,养心最当时
    春季小儿抽动症患者该如...
    遇见甲流且莫慌
    甲流与普通流感有何不同...
    3·8 妇女节丨乳腺结...
更多内容...
  医检常识
 
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

2022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活动口号为“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旨在感谢全世界的无偿献血者,让更多公众认识到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强调坚持无偿献血以保障血液充足和安全供应的必要性;建立国家血液供应保障体系,呼吁社会公众广泛支持、参与无偿献血。

世界献血者日的由来

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献血者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为什么需要献血?

医学科技日新月异,创造了无数奇迹。然而,至今却没有研制出一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功能的人造血液,供给临床医疗、急救和战备使用。因此,血液这种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的宝贵物质,目前还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

哪些人可以献血?

根据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

1、年龄: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2、男性体重≥50㎏,女性体重≥45㎏。

3、血压:12.0 Kpa(90 mmHg)≤收缩压<18.7 Kpa (140 mmHg)

8.0 Kpa(60 mmHg)≤舒张压<12.0 Kpa (90 mmHg)

脉压差:≥30 mmHg/4.0 Kpa。

4、脉搏:60次/min~100次/min,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min,节律整齐。

5、体温正常。

6、一般健康状况:

a)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

b)四肢无重度及以上残疾,无严重功能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c)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

献血有什么好处?

“献血”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救助病人,也是无偿献血者仁心义举的表现。同时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谓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行为。而且,根据各地区的规定,献血者及家庭成员还可以享受相应的用血优待政策。

献血后血液多久可以恢复?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后,骨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在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也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循环血量保持平衡。血管周围的液体立即会进入血管内,只要1-2 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 1-2 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 7~10 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后多久可以运动?

献血后,在扎针部位加压 5~10 分钟止血,休息至少 15 分钟后,即可做一般的活动,但剧烈运动、登高、长途驾驶或通宵娱乐活动建议在24小时后;献血的手臂建议 24 小时内不提重物,以免皮下出血。 

在此,我们倡导大家献出自己的爱心,贡献一份力量,“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日期:2022/6/15来源:供稿:医务处 编辑:陈颖怡
 
  上一条: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前沿热点
  下一条: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