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沪”日记】 回忆成河 |
|
题记: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讲述人:山西援沪医疗二队 郭慧敏

4月25日是我出征的日子。从接到任务就开始为我们忙活的护士长叫我去科里,要为我送行。然而,我的行李、老公、孩子还在防范区。这一刻,我承认我有些焦虑了。经过联系,区委街道主任亲自为我取出行李箱,简单收拾后,我便打车来到医院。临行前,妈妈给我拿出五千元说:“听说上海物资紧缺,咱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你把这钱拿上,去了缺什么可以应急。还有,我们一会儿去送你吧。”其实,说心里话,行李那么多,那么重,我真的希望有人可以送我,但我不忍别离,忙说:“不用,不用,我打个车,门口到门口,我能拿了,没多重。”我没有和孩子通话,妈妈路上发的信息我也只看了一行半……这一天,我控制得很好,没有流一滴泪,因为我无数次在心里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名战士,需要头脑冷静,需要积极的情绪;这一天,顾不上和为我送行的兄弟姐妹们道别;这一天,一通通电话、一条条信息都让我感受到了医院、护理部、科室领导的深切关怀;这一天,要感谢的人太多,他们让我感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转眼间,来到上海已经一个月了,大上海保卫战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人们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在长征途中收获了很多,这份经历让我无悔,无悔我的青春年华;这份经历让我感恩,感恩有幸和战友一起长征。
讲述人:山西援沪医疗二队 潘瑞霞

那天我们组是凌晨1点到5点的班,23:30分从驻地出发,陪伴我们的只有同行的队友、摇曳的树枝和不知疲倦的灯光。今天我接管的是6床和7床,6床是一位老奶奶,从面容和修剪平整的指甲可以看出奶奶很讲究,从我接班后,奶奶血氧一路跌至90%以下,吸痰后还是没有太大变化,于是我马上通知谭博医生,谭医生根据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下医嘱立刻抽血气,并准备俯卧位通气。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我位于呼吸机床头,负责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并负责头部位置,谭博、王超、杨老师和康老师左右各二,一起翻身后,我用U型枕垫高她的头使脸部悬空避免管路受压,尽量让奶奶有个相对舒服的姿势。
在不知不觉的忙碌中,已到交班时间,别看我们上班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满满,可当脱下战袍回酒店的时候,大家一个个精疲力尽。看着窗外5点多的上海,感觉平时10多分钟的路程特别漫长,如果没有疫情,老奶奶一定会是个特别精致的老太太吧!康老师问我累吗?我说:“挺累的”,康老师说:“睡会吧!到了我叫你”,是啊,很久都没这么累过了,一个4小时的班,前前后后的等待、准备、消杀、穿脱下来,差不多得7-8个小时。回到酒店,强忍着疲乏,严格消杀后,一头扎进床上,那一晚,睡得很香…… |
|
|
日期:2022/5/30来源:供稿:山西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 编辑:陈颖怡 审核:王凌燕
|
|
上一条:【守“沪”日记】 让我来守“沪”平安
|
下一条:医心向党 同心守“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