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就是守“沪”战疫中的第一要务。在守“沪”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为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重症ICU病房战斗的医护人员筑起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班加点清点、调配、分发防护物资,保供生活物资。他们默默奉献、不言苦累只为解除抗疫一线队员的后顾之忧,使队员们能以最佳的状态、最强大的战斗力投入“战疫”,他们就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后勤保障组。
“紧”保障,保障团队要在前


接到组建医疗队待命,准备驰援上海的通知后,山西省人民医院后勤处立即吹响集结号,快速响应,齐心作“战”。通知发出后,在党支部号召下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请战,一支以党员为主的援沪医疗后勤保障组快速成型并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防疫一线后勤保障的实际需求,确保一线队员能够顺利开展新冠救治工作,医院选派后勤处房产科副科长祝兴文负责援沪医疗队后勤保障工作,定期汇总、调剂、配送队员所需物资。为保证援沪队伍按时出发,他带领队员郭和平连夜列出了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清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高效准备并迅速发放至每位队员手中。
山西省援沪医疗队分两批于4月25日和26日分别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疫情防控中的上海实行交通和人流管制,面对近五百件物资,祝兴文带领队员们一起扛、一起搬,确保相关物资及时盘点入库,按需为队员们搬运并发放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以及一些常备药品,为接下来的进舱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接到山西省援沪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周芸的指示后,他们担负山西省援沪医疗队前方指挥部的每日线上例会保障工作,负责监督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对各支部及指挥部对各医疗队下发文件的落实情况,并反馈落实文件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及需求。
“暖”保障,保障服务有温度
在组长祝兴文的带领下,后勤组树立了“第一时间保障战疫一线物资需求”的服务意识,以确保一线队员能够安全开展新冠救治工作。在进舱工作人员的心中,后勤保障组成了他们最好的“生活大管家”。
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只有让队员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才能放心地将“大后方”交给我们。为此,他们的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我需要小米和绿豆”“我需要纱布”“刷手衣不合适,能换吗?”“我头疼,有药吗?”看到消息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将所需物资提前为每个队员配备好。他们考虑到队员们的饮食习惯,定期与配餐公司沟通调剂队员们的食谱花样,努力满足大部分队员的用餐需求。为了让错过饭点的队员们吃上热腾腾的饭,和酒店经理协商配备了微波炉。

后勤组从酒店入住人员信息中统计援沪期间过生日的队员,在指挥部副总指挥周芸的安排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队员们策划“抗疫一线”生日会,让离家千里的队员们也能感受到医疗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因工作需求,山西省援沪前方指挥部需要更换办公地点,后勤组积极主动帮助指挥部人员整理搬运行李物品,再三检点相关物品是否全部搬走,办事细微详尽、有口皆碑,就连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斌都连连称赞:“你们可真是找了个好管家。”
“严”保障,保障管理无死角


后勤保障工作除了发放队员们的防护物资、生活物资、通勤车辆的班次安排外,还需统筹安排队员每日核酸采集与送检、监测全体队员健康,积极与上海市卫健委派驻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酒店负责人进行协调与沟通。
队员从医院回房间后,后勤保障组还要负责安排酒店及班车环境的消杀,确保院感防控不留死角。


除此之外,后勤保障组还肩负着山西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并全力配合山西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斌的物资保障工作。为满足各医疗队队员的物资供给,他们一直奔波在路上,“足迹”遍布了上海市九个行政区的22家酒店。
后勤保障组秉着高度的责任心,带着大家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让后勤保障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医疗队人员的生命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后勤保障组默默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为前线人员稳固抗疫大后方,后勤组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等到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