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病毒的“侦察兵” |
|

四月份以来,新冠疫情为太原市按下了暂停键,而此刻则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最忙碌和紧张的阶段。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坚决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院党委周密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检验科在人员紧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进入了日夜连轴转的状态。全科人员全力以赴,不舍昼夜,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做到不积压、不延误,四月累计检测量近263万人次,筛出一名确诊病例,构筑起守护城市、守护生命的坚强防线。
守土有责,坚决做好科室“领头羊”


团队的协调和运作,是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关键,面对疫情的险峻,检验科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将人员调配和管理进行了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规划和运作,梁红萍主任以身作则,连续半个月24小时驻守实验室,每天复核全部实验记录、检测结果和质量控制环节,不分昼夜地开展工作,以担当和奉献给检验团队树立了榜样。
疫情把检验科从幕后工作推到了台前,运行于国际质量体系“ISO15189”认可下的检验科,工作再繁重,也没有降低分毫对质量的要求——除了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制度,每日总结回顾、收集意见、关注细节带来的是整个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人均工作量提升、标本复查率下降、与采样点协调转运节奏,拉平负荷等等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守土担责,坚决冲在疫情第一线

3月17日,检验科支援晋城全员核酸检测的5名同事刚返回太原便立即赶往吉林长春驰援;4月3日,小店区封闭,4名同事因身处封控区无法到岗,除去博士深造和产假人员7人,检验科非战斗性减员17人,其余47人扛起了保障全员核酸和日常临床样本的重担。
封控来得突然,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停驶,马瑞、郝心维、董正安化身“追风少年”,骑着共享单车穿越大半个城市到岗,再穿越凌晨空无一人的街道,疲惫返家;管理耗材的高裴玲,24小时待命,随时到岗配合防疫物资的点验和交接;为了全力支持核酸检测,临床样本检测组以不足常规人数三分之一的人员毅然坚守14天挑起了全院门急诊样本的检测工作。
守土尽责,坚决打好疫情攻坚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检验科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早在标本到达实验室前的两个小时,试剂运送和配置,防护物资调集就已完成;物资管理处、门诊部、后勤处、院感科、信息管理处(计算机室)、预防保健处、保卫科等职能部门,在物资保供、科学消杀、数据上传、秩序维护等方面,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医务处协调临床实验室17人外围人员和9名检测人员参与全员核酸筛查工作,面对协调配合、物资保障、整体运转等重重困难,大家迅速磨合,不断提升检测速度,虽忙碌但有序、虽紧张但用心,精准医学中心的冯家炳更是创造了单人单日加样25板(90个样本/板)的记录。已在四院连续工作43天的郭慧芳,7天隔离期刚结束便归队加入核酸检测工作,还主动要求承担夜晚及凌晨的工作任务;年近70的科室老主任吉建民,主动承担了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每天一到岗便带领着后勤部门的同事,整理、打包、转运前一天检测完毕的样本,为之后全天的工作腾出一个宽敞整洁的工作环境;为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转,加样区的人员只能将空调温度调至最低,每个人都冻到四肢僵硬,但他们依旧毫无怨言地坚持着。4月5日凌晨,在梁红萍主任的组织下,赵志敏、杜钧芳、孙双双、王瑞芳、贾姝琴和赵俊紧急启动微信群聊,复盘检测细节,逐一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最终通过精密细致的研判分析,确定了这个阳性结果的可靠性,并紧急报告相关部门。截至目前,四月份检验科已完成194521份样本,人员日工作平均时长9小时,最长记录20小时,枯燥数字的背后却是省医检验人全力的坚守和默默的付出。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正是有了众多检验人在背后的付出,疫情防控工作才能高效顺利地进行。他们是隐形的战士,正鏖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战场。 |
|
|
日期:2022/4/22来源:图文:石成长 房玮 编辑:陈颖怡 审核:王凌燕
|
|
上一条:抗击疫情∣34万份核酸采样体现省医担当
|
下一条:精锐出征 同心守“沪”——山西省人民医院首批支援上海医疗队集结出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