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任务延伸到哪里,省医人的担当就体现在哪里。3月17日,山西省人民医院在接到上级支援吉林长春的指示后,立即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九名核酸检测人员驰援长春。在防控一线冲在最前线、顶在关键处,积极开展工作,体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与疫情赛跑,快速核酸检测是关键!

疫情就是命令,移动方舱就是移动的哨兵。通过核酸检测及时阻断传染源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此次山西省支援队由省直方舱、晋中方舱、临汾方舱、阳泉方舱、长治方舱的7个方舱组成的移动实验室。移动方舱实验室能及时检测出感染人群,移动方便,场地需求简单,且能迅速运送到各区域开展检测工作,能有效缓解核酸检测压力。山西省人民医院九名队员其中八名检测队员是支援晋城的原班人马又转战长春,检验科副主任郝崇华被省卫健委任命负责山西所有方舱的质控工作,带队一同前往。
任务紧急,在去往长春的路途上,队员们已经顾不得心理紧张,在厚厚的N95口罩的防护下,路上就开始按照晋城经验服从整体调度,完成排班。由于新的排班需求,一些队员对方舱的一些设备还未完全熟悉,省医队员就在郝主任和王炜组长的组织下在路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培训,争取一落脚就能快速开展工作。
3月18日傍晚到达长春,方舱基地在国家卫健委专家的指导下,方案经过几次修改,连续将近30个小时的奋战,方舱得以启用,经过严格的消杀后,郝主任带领的方舱实验室负责人等组成的专家进行实验室现场评审验收合格后,3月20晚上第一组队员就立即展开工作。
由于驻地比较远,每班队员从酒店出发到再次回到酒店大多都需要将近18小时,由于时间紧,阳性标本又需要两种试剂复查确认,很多队员长时间穿防护服佩戴N95口罩,精神高度集中,加上在方舱基地不敢喝水怕上厕所,每次回到驻地神经放松下来,感觉非常疲惫。但是在每个人的努力下,山西方舱每次都能按时完成检测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全部上报的一刹那,队员们才能真正的松一口气,省医队员们互帮互助,精进业务,每次都能尽快尽早完成指定任务。
精准防控,共产党员彰显引领担当!

“不放过任何一个阳性,也不制造任何一个假阳性,核酸结果对于每一个长春人都太重要了,一定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加速”,郝崇华主任作为方舱的质控专家经常这样提醒大家。疫情不同于普通疾病,一个诊断意味着一群人的防控政策,也直接决定长春何时复春,在限时任务下,队员们日日都是硬仗,面对出现的阳性标本,质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郝主任是一名老党员,来到长春一日未休整,天天奔赴检测区,经常连续工作18小时左右,阳性多的时候,一个方舱接一个方舱的跑着看阳性标本的曲线,由于采样多在白天完成,标本送到就下午了 ,检测大都在晚上,凌晨又必须报结果以便安排第二日的防控。看着在寒夜里奔波的郝主任,真的十分心疼。大家还有个轮班的时候,郝主任得天天赶去方舱基地,还要每日督促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给队员们开视频会安排工作总结经验,她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和职责,也正是她的引领带领省医人以更加严谨负责的态度完成工作,对每一个标本负责,为每一个结果负责,为精准防控贡献力量。
团队作战,有力度更有温度!

山西省人民医院的队员,每个人都牢记院领导的殷殷嘱咐,怀揣着科室领导和同事的热切关怀,虽然路途遥远,工作强度大任务紧,身在疫区心里有一定压力,但是没有一个队员叫苦喊累,没有一个队员提出困难和要求。省医是大家的坚强后盾,每个人都牢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在外九个人如同亲兄妹,紧紧的凝聚在一起,去方舱的尽力为下一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酒店的主动去取饭送到门口,只为让夜班的同志能多休息几分钟,相亲相爱、彼此照顾,相互鼓励。
面对疫情,归期难定。队员刘洁的孩子还不满两岁,在视频那头找妈妈,杨琴的孩子今年中考她心里十分牵挂,但这一切都深深地掩在他们心里,省医队员们用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团结一心战胜困难,期盼长春早日复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