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通知公告
防控动态
党员先锋
医者风采
健康科普
小视频
 最新内容
    山西省人民医院欢迎援沪...
    欢迎回家!山西省人民医...
    医心向党 同心守“沪”...
    【守“沪”日记】 回忆...
    【守“沪”日记】 让我...
    山西省援沪医疗队第二临...
    【守“沪”日记】 知奋...
    【守“沪”日记】 没有...
    守“沪”战“疫”中的“...
    【守“沪”日记】在这个...
    【守“沪”日记】 用最...
    【守“沪”日记】用最朴...
    【援沪进行时】 当透析...
    守“沪”相助 用使命书...
    【援沪进行时】全力以赴...
    居家隔离期间牙疼怎么办...
    疫情期间,居家养生小妙...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山西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
    山西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
更多内容...
  党员先锋
 
党支部书记王俊平:“疫情就是集结号,我们都是战士”

    17年前“非典”疫情发生时,当时41岁的他主动请缨,投入抗击疫情的第一线;17年后,担任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党支部书记的王俊平再次主动请缨,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成为我省首批投入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也是我省派出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专家。

    2月14日18时28分,记者接到了战斗在湖北省仙桃市抗疫一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党支部书记、消化科主任王俊平打来的电话。“趁着晚饭间隙跟你联系,一会儿忙起来就顾不上了。”电话那头,王俊平的语气铿锵有力,但难掩疲惫。

    从当日10时47分王俊平通过记者的微信好友验证,就没了音信。直到再联系上,王俊平已经“消失”了8个多小时。据王俊平的同事们说,在仙桃市的20多天,与王俊平联系是很难的一件事,通常是有上句没下句。

    “最难啃的骨头,我先啃”

    1月23日17时,王俊平主动向院医务处请战:“医院组织支援湖北医疗队我是共产党员,算我一个。”医务处处长告诉王俊平:“您已经58岁了,不用报名。”王俊平回复道:“报上吧,正因为年龄大才有经验,正因为是党员才要冲在前面。”

    1月24日(农历除夕)一早,王俊平的妻子、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刘萍已经默默地将行李箱放在门口。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为医生的她就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

    “疫情就是集结号,我们都是战士。”王俊平仿佛心领神会,笑着对妻子说。

    王俊平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带头人、山西省卫生健康领域“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高端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先后开展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个,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专利7项,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模、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和中国医师奖。作为曾经的我省紧急医学救援队组长,无论是“非典”、H7N9禽流感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突发事件中,王俊平都工作在第一线。

    “经历过‘非典’后,对付这种传染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你们记住,个人防护是最最重要的。”跟家人交待完,王俊平作好了出征的准备。

    1月29日晚,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微信群里收到了王俊平的信息:“因为这次任务风险巨大,最难啃的骨头,我先啃。”

    同事们这才知道,那个年近花甲、身材瘦削、口罩背后的眼神里永远带着笑意与坚定的党支部书记,已经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最前线。

    “隔离病区就是战场。既然上了战场,就要好好作战”

    1月26日20时45分,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7名医务人员顺利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月27日1时,他们分别抵达仙桃、天门、潜江三地。

    2003年,省人民医院接诊全省首例“非典”患者,王俊平就是参与救治的专家组成员之一。这次参与援助,在与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交流后,作为山西支援医疗队仙桃市分队队长、党小组长的王俊平被分配到仙桃市中医院疑似感染病区筛查治疗组,主要负责疑似病例的筛查和治疗。

    “仙桃市有160多万人口,很大一部分人在武汉工作。这样就出现聚集性病例,仙桃市的防疫力量和医疗力量都不足。”王俊平介绍说,这里每天聚集了大量的发热病人,给医生和护士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王俊平他们处于全天候的工作状态。

    山西一省援三市。党和国家之所以敢放心地把重担交给山西,靠的是山西的力量和底气,也更需要山西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的极大奉献和更多的付出。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王俊平决定从配合当地团队作战过渡到独立打局部“阵地战”的阶段。

    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仙桃市中医院首次整建制地接管病区开展救治。“山西团队有信心有能力,就是要以点带面,创新工作模式,为当地医院提供技术、服务、人才梯队的支持!为湖北、为全国贡献山西力量。”王俊平说。

    王俊平告诉记者,由于这个新病区主要用于完成医学留观、确诊的任务,所以病区人员出入量很大。“说是疑似患者,其实大多是即将确诊的患者。针对所有的确诊患者,我们按照流程转到确诊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空出床位,继续收治新的病人。”

    从7时30分开始工作,他们每个班次要穿防护服、尿不湿连续工作8个小时,中途不能上厕所,尽量不喝水。因为防护服不透气,一班下来衣服几乎湿透了。这对于近60岁的王俊平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隔离病区就是战场。既然上了战场,就要好好作战。”王俊平说。

    至今,王俊平还记得第一次去病区时的情形:匆匆用过早餐,乘坐防疫指挥部专门配置的公交车到达医院后,经过医务人员通道到达更衣楼层,开始繁琐的穿衣防护流程。“我们每个人穿好厚重的防护装备后,还要让院感老师再帮我们细心地检查一遍,看有没有裸露的地方。进入病区,每个操作步骤前后都必须洗手,一天能洗20遍。出来的时候要经过酒精消杀、反复洗手、脱防护服、洗澡,才能进入清洁区域。”王俊平介绍说。

    “我们挺过去了,武汉也就挺过去了”

    “非常感谢山西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照顾!”从感染病区走出来,27岁的患者张强(化名)擦了擦湿润的眼眶动情地说。

    这是1月31日王俊平接收的一名患者。他在武汉市打工,返乡后出现发热症状。经过5天的治疗,张强身体好转,转入下级社区医院进行观察隔离治疗。

    “在病区,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根本看不清长相。我们能看清的就是他们的眼神里总是充满关切。”相处多日,离别时张强才第一次看清楚王俊平的样貌。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症状指征也不明显,容易传播。我们每天都不敢懈怠。”王俊平说。

    在一线,医务人员不仅工作繁重,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王俊平会亲手做小面、讲个笑话,以乐观的方式感染年轻的医务人员继续“逆行”。“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看病,要坚强、要有信心。我们挺过去了,武汉也就挺过去了!”王俊平说。

    由最初每日接收1000余名患者到现在每日接收100余名,疫情的不断有效控制让王俊平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有党和政府,有医务人员的努力,有患者和市民的理解和配合,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产党员王俊平信心满满地说。
 
日期:2020/2/19来源:山西工人报 王雨茜
 
  上一条:
  下一条:共产党员黄晋喜:“我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怕!”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