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党支部始终秉持“急”流勇进,“诊”做先锋的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把为群众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准则,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坚持以一流的急救技术服务一方百姓。
主要做法
讲政治:思想引领行动,规范支部建设
急诊支部坚持强化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三课一会”及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习强国在线学习,增强党员学思践悟的系统性;借助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介,交流研讨相结合,促进党员学用结合;坚持思想引领行动,建立健全党务资料和党务管理流程,规范支部建设,落实党支部建设与党史教育相融合,党支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打造一支积极向上、模范引领的党员队伍。
守纪律:强化政治监督,深化廉政建设
急诊支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人人树牢廉政意识,科主任与每位员工签署廉政建设责任书,实现支部内互相监督,共同坚守反腐倡廉的底线红线。

担责任:提升诊疗服务,持续改进质量
改善就医环境,畅通绿色通道,提升诊疗服务,持续改进质量。开展“亮身份,为患者”活动,所有党员均佩戴党徽,当班责护挂出名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患者“满意度调查”,病房张贴二维码,积极接受患者和家属的反馈,及时改进诊疗护理服务。列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清单,实施一系列舒适护理服务举措,开展义诊活动和志愿服务,保障人民舒适就医、科学就诊。
有效率:深抓临床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切实加强业务学习,院内培训结合院外进修,深化指南及文献研读,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深抓临床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房颤中心等;畅通了胸痛、卒中、消化道出血、急腹症、高危孕产妇、老年疾病、交通事故等多个绿色通道;开展了持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可视下气管插管术、危重病人的呼吸机治疗、急诊超声引导下各种穿刺及置换引流术、心脏临时起搏器、骨髓腔输液技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输血加温加压治疗等技术。按照我国院外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ICU救治的急诊发展模式,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急诊内、外科和危重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多引擎"驱动急诊医学进步。在急性中毒、危重症救治、复苏学、灾难医学、创伤救治等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上,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工作亮点
开辟支部文化墙,注重以文化人
“学习园地”,动态更新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榜样力量”展示每季度评选的季度之星、优秀班组,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坚持开展“每日分享一句话”的活动,注重员工心理建设,增强支部凝聚力;成立生活小组,积极帮助困难员工,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社工志愿服务,引领大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完善应急救助制度,坚持生命至上
根据病情的分级分为红黄绿区,对急危重症患者及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推出“0元号”,实行“先抢救、后付费”,并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保证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党员带头引领,坚守抗疫一线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急诊支部从严从紧、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持预检分诊工作前移,实行全天候无空缺值班。承担急诊急危重患者核酸采集及医院夜间愿检尽检工作;每日追踪发热病人,达到闭环管理;加强病区清洁消毒,特殊患者终末消毒;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分区实施限陪、无陪管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始终冲锋在前,急诊支部先后有6人支援武汉,1人支援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9人参加太原市核酸采集,4人支援上海,1人支援太原南站,始终让党旗飘在抗疫一线。
积极改善流程,保证危重患者安全
在急诊科危重患者外出转运工作任务重,存在的风险大,为了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科室运用循证实践的手法,成立专项小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分析评价,寻找证据,分析障碍因素,制定改善策略,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成果成效
急诊支部是全省危重病诊疗、会诊中心,整体护理水平、技能达国内一流水平,被批准为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急诊培训基地,全省急诊医护人员培训基地,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及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山西急诊专科联盟副理事单位,中国急诊医师学会山西省急诊医师分会会长单位,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京外)以及山西省护理学会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循证实践项目,获批复旦大学循证实践项目,并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创新奖和全国品管圈大赛急诊专场三等奖。

2021年以开展“打造为患者办实事服务链,争创群众满意金牌团队”活动为契机,借助开展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专项管理、改善危急值截获流程等10个主题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群众就医感受,同时确保了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先后被评为"青年文明号"、"优秀基层团组织"、"先进团支部"、"优秀护理团队"、"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山西省十佳文明窗口",
急诊支部以一流的急救技术造福一方百姓,年接诊量达5万多人次,年均抢救患者约1万人次,年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5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到98.98%,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