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以来,山西省人民医院后勤党支部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贯彻院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高效,服务一线”的使命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将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作为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多措并举,为省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主要做法
组织架构合理,党员突击队随时待命。
后勤党支部坚持一岗双责,后勤处长和后勤支部书记一肩挑,能够将支部党务工作与后勤处务紧密结合。在抗疫工作中,支部高度重视,书记认真部署,党员随时响应。以支部牵头重大事项专题研究,建立了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参加的新冠疫情保障小组,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队长的14人党员突击队随时待命。建立后勤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微信群,确保各项工作的及时准确落实。
每周二组织疫情及安全生产例会。
每周二召开后勤疫情及安全生产例会,高效解决对一线临床工作和抗疫紧急任务的保障工作。自2020年6月开始,支部将后勤例会参会的人员调整为“支委和党小组组长均列席”,使参加会议的党员人数达到支部88%以上,抓党建同时抓业务,确保党支部工作与后勤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建立疫情工作台账,做好后勤保障。
2020年疫情之初,后勤支部就安排支委徐建萍负责组织人员,建立了疫情工作日志,从后勤总调度、采供、维修、保洁、消杀、医用织物洗涤、污水、空调、医疗气体、人员健康状态管理等13个方面进行每日工作汇报,为抗疫工作的高效及时落地做好资料和组织保障;完成了69702字的《省医后勤》疫情篇。从组织领导、支部引领、文件处理、安全保障、应急预案、操作规范、人员管理、物资供应、宣传报道、24个不同岗位的工作亮点进行了全面的汇总整理,记载了抗疫保障的点点滴滴,也为今后的后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加强全员管理,确保后勤安全运行。
后勤员工及外包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共计645人,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后勤支部安排党员苏锦隆进行每日监管、数据统计和上报。支部成立疫情防控管理员群,严格按照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进行相关情况上报和任务落实。与院感科配合组织多次新冠防控知识培训,及时落实相关文件,完善制度流程。针对全第三方人员责任到人,确保培训到位,所辖第三方服务人员近3年来未发生一例违反疫情防控纪律的情况,确保了医院安全稳定运行。

预案详细,确保防疫任务和物资快速响应。
后勤支部党员干部带头,积极认真落实医院的防疫工作部署,提前准备应急预案。无论是隔离病区紧急改建、还是省内外支援定点医院、大规模核酸检测、援鄂、援吉、援沪等近30批次的疫情防控支援人员生活物资的准备,后勤党支部从支部书记到普通党员,都做到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8118后勤总调度7x24小时全天候服务,抗疫生活物资、病区改造、隔离区餐饮保障、消杀以及电梯管控都做到提前准备有预案,全天候保障,任务确保完成。
工作亮点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了后勤整个团队。
在疫情面前,后勤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乔威民副院长在节假日期间多次亲临一线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在黄码隔离期间仍电话布置隔离病区的施工工作;支部书记张强不仅要及时传达院方任务,还要一线督导,责任分工,从任务的安排,人员的调度,到对后勤人员保障工作的再保障,餐饮住宿,他都时刻惦记;支委徐建萍、马金栋、祝兴文随时待命,院内消杀和应急施工高效响应;2022年清明节期间,医院援沪医疗队有紧急采购任务,支部书记张强、支委祝兴文、新党员翟银元连续两次组织询价小组为援沪医疗队采购物资,如期完成全部物资的采购装箱。党员丛媛、苏锦隆、积极分子李少杰、班组长孟祥伟等同志都随叫随到,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将完成各种疫情防控各种,如每日第三方近700人的健康情况统计上报,全市核酸检测后勤保障、紧急物资采购。
党员干部就是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后,由于工作量大,现场工作人员不足,支部书记张强在凌晨三点与一线沟通后,决定抽调党员突击队人员,支援一线。支委祝兴文、党员翟银元、积极分子李少杰和李龙于深夜接到张强的通知后,即刻动身,连夜投入工作。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临时留观病房、医院出入口的控制与改造、紧急搭建临时检疫帐篷、连夜制作防控隔离带、核酸检测点的建设、隔离病房建设等后勤保障工作中,后勤支部从内部沟通、任务下达、效果反馈始终高效运行。膳食科创新工作方法为全院职工提供便民餐,制定详细的就餐、送餐的方案;房产科依据院感要求,组织保洁人员,对全院广场、楼道、电梯、病区等进行每日无死角、全方位的消杀保洁工作;采供组对抗疫物资精细化管理有预案,与供应商做好协调,提前备货。对应急救援物资实行专人集中管理,及时补充,统一调拨、配送,做到物资供应高效安全可控。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在支部书记、支委等党员的引领下,后勤人做到了积极主动,不推事,能补漏,确保了每项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疫情防控与后勤精细化管理紧密结合。
后勤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后勤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
支部书记张强坚持每周安全生产例会,六年来雷打不动,这种现场提出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特殊问题周追踪,周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使“一线的事情马上办”效率和安全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深处。在疫情防控各种中,他们的优质和高效服务得到了临床一线科室的赞誉,后勤服务平均满意度由2019年的78%提升至2021年的88.58%。
后勤党支部是一个有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堡垒,在疫情防控和日常安全生产两方面,支部凸显文化建设的优势。后勤支部秉持“安全高效、服务临床、精细管理、节能降耗”服务理念,持续推进和完善后勤精细化管理,支部全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保障运行工作,坚决落实“当日任务当日完成”的高效响应承诺,对每天接到的防控任务,及时布置,及时追踪,件件反馈。
支部积极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注重党建文化建设,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支部工作与各种业务管理、应急保障演练、党员突击队等主题活动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富有特色。在疫情防控和后勤精细化管理上,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持续推进着后勤管理的深入开展。组织架构整合上,支部将原有的11个科室整合为4科6组,成立8118一站式后勤总调度,提升了后勤保障的整体响应速度;质量控制上,2019年抽调多科室人员成立后勤质控组,使用问卷星等工具对洗衣房、保洁、停车场、职工食堂、空调维保、污水处理等23个外包单位进行日常考核和质量把控。完善管理制度上,从组织架构、管理职能、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等七个方面多次论证完善,出台《后勤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对标一流持续改进上,支部自身清醒定位,每年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找短板、补差距,严格按照三甲评审标准自查整改并持续改进。
伴随着2022年4月,我院建成全省首家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一期项目,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后勤保障管理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医院节约运营成本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思路,解决了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率、执行、统计、分析和反馈的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是后勤的维修服务、库存管理、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为我院的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后勤配套的智能管理平台和先进管理手段。
成果成效
我是党员,我先上!后勤支部全体党员冲在前、干在前,发挥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凭着“我是一名省医人,我为省医做贡献”的朴素情怀,牢记“工作上的事情马上办”的要求,充分发挥后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在平凡琐碎的工作岗位上学用合一,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
近年来,山西省人民医院在后勤大力推进全面精细化管理,省内首家建成后勤智能化信息平台。先后成立了4个质量改进QC小组,并积极参加国家医院协会的竞赛活动,我院是全省医院系统后勤部门中唯一在省级和国家级QC竞赛当中四次获奖的单位,填补了省内行业空白。荣获了“首届蓝源杯全国医院节能领跑示范单位”荣誉的单位。连续三年荣获省医院协会后勤专委会授予的“山西省医院后勤管理建设示范单位”的殊荣。获得医院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医疗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大会”第三名、支部书记张强“远大杯全国十佳后勤处(科)长”奖、“第七届山西省医院品管圈大赛三级医院综合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 三级医院综合专场—B圈组优秀奖”、“蓝源杯医院节能领跑示范单位”、“2021年山西省QC小组活动特等成果”、“2021年山西省质量信得过一等班组”。
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临床医技职能处室的鼎力支持下,后勤党支部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讲效率、求实效,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全力保障抗击新冠疫情,抓党建保安全,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厉行节约,扎实工作,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和“安全高效服务一线”的工作要求,以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助推了医院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