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简介 |
|
耳鼻喉头颈外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立足临床与教学并重,持续严把医疗质量关,注意技术创新与引进,加强学术研究,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以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查房、科内小讲课的形式授课,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 经过了近70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科室不断发展壮大,逐步组成了人员梯队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目前耳鼻咽喉科主任李同丽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乔晓峰教授、李欣副教授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李剑峰副主任医师担任教学主任,李国栋副主任医师担任教学秘书;教研室共有教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及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听力师2名;教研室团队成员分别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山西省医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山西省健康协会等获得多项学术任职。教研室主任李同丽教授被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并任中华医学会山西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西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听觉及前庭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人工耳蜗救助组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峰教授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听觉及前庭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变态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副秘书长。本教研室的主要成员大都在耳鼻咽喉科专业从事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充分结合自己的临床、科研工作灵活地组织课程的教学。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理论教学以及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教学任务,所设课程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疗常规”“鼻部疾病介绍”“耳部疾病介绍”“咽部疾病介绍”“喉部疾病”“耳鼻喉常见急诊介绍”“耳鼻喉科器械使用”“耳鼻喉科基本操作”“耳鼻喉科常用治疗方法”,以及定期组织研究生及规培生参与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学术会议等。除专业课程外还组织开展了“病历书写特点及规范”“院内感染防护”“危急重症的识别与急救”等课程。 自1955年开诊以来,始终将临床诊疗及临床研究作为科室的发展重点,在引进及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方面,一直走在省内本专业的前列。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省内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技术学科。196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耳显微外科手术。1981年即引进Olympus纤维内窥镜,1987年在国内较早、在省内率先引进德国Storz支气管镜及器械,同年亦为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引进Storz鼻窦内窥镜,开展了鼻内镜诊治工作;2001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展了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科必备的全部诊疗项目。设有鼻科学、咽喉头颈科学、耳科学等临床专业亚学科。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临床听力学检查室、鼻内镜检查室、电子喉镜检查室、嗓音检查室和变态反应检查室,具备强大的临床技术实力,能全面诊治耳鼻咽喉学科各种常见病以及危、急、重疾病,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诊疗服务。近年来我们立足临床实践与应用,严把医疗质量关,加强学术研究,提高临床技术水平,保持我科在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等技术方面在省内的领先优势。 作为山西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科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累计发表SCI 3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及专利若干,科研立项2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具备对耳、鼻、咽喉等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清晰认知,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基本临床表现,并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同时培养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进步,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
|
|
日期:2024/2/22来源:科教处
|
|
上一条:口腔医学教研室简介
|
下一条:皮肤病与性病学教研室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