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60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省医人矢志奉献,开拓创新,已经发展成为省内最有影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并加紧向华北乃至国内一流的医院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勤劳智慧的省医人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尤其是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对老年人的尊老、敬老、爱老。
我们经过提炼、整理,把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和积淀的医院文化像收集散落的珍珠一样连成一串,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能够起到培育高尚的医院精神,确立健康向上的群体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和精神风尚作用。

【医院宗旨】
人民医院为人民,人民的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
【解读】
人民医院为人民,作为公立医院,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时时、事事都要想着人民、为了人民、为了患者,真正做到人民的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院精神】
仁心、仁术、敬业、求精
【解读】
■ 仁心:仁爱之心
“仁”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唯有仁心,才能胜任医疗行业。
■ 仁术:济世之术
“术”是技艺、方法,医术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济世之术,但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在“仁”的指导下,“术”才有存在的意义,是为“仁术”。
■ 敬业: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敬业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作负有极端认真的心态,恪守职业道德。
■ 求精:精益求精
求精就是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作为医务人员,就要对自己的医疗技术、护理技能不断完善。

【院训】
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解读】
■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中国文化给“德”赋予了高度的生命价值和内涵,使之与天地的气脉匹配,用浩荡的仁爱去承载世间万物。厚德是指用宽厚的德行来容载万众、万象、万事、万物。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这正是过去、当代和未来省医精神的品质,更是对省医文化精神的高度浓缩。
■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现代综合性“三甲”医院,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知识丰富。博学,是一种处事为人的态度,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是一种执着的态度,更是一种谦虚的态度。
■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 至善: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者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
“厚德”突出了道德为首的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
【院徽解读】

翱翔的鸽子代表着健康、梦想与希望,体现了医院拼搏进取、传承创新、腾飞发展的精神面貌,同时和平鸽也寓意大爱与和平,传达出至善与仁爱。和平鸽口含“十字”医疗标识,传递医疗行业的特征,表达医院救死扶伤,保障人民健康的高贵品质,同时“十字”图标如同绽放花朵,寓意着生命、健康、温馨、康复。和平鸽羽翼的四条曲线分别代表“仁心、仁术、敬业、求精”的医院精神和“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院训内涵,医院精神与院训如同双翼般托起了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今天与未来。图形有字母“S”形态,且有山西地图平行四边形之意象,体现山西省人民医院地处山西的地域属性,图形如同“手”的造型,寓意着笃行和敬业、求精的精神,同时也体现医院的仁心与呵护,象征全体医护人员用博爱的胸怀和精湛的技艺托起患者的健康希望。图形中包含叶子的造型,寓意着生命与健康,图形整体又有水之意象,“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医院的厚德与至善,同时也传递出如水般润物无声的呵护与服务。
【院旗解读】


院旗在医院门前广场上悬挂,每逢重大活动职工总要在国旗、院旗下宣誓,形成了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由此成为时刻影响和引导职工行为的一种标识。
【院歌解读】

院歌,是医院文化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院歌《生命号航船》体现了医院的追求和精神,准确地表达了我院职工统一的思想意志和共同的心声。院歌大意是:这是一艘生命号航船,你是乘客我是船员,同舟共济,共度艰难,新的生命在这里扬帆,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期盼,呵护健康我们风雨相伴。歌词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谱曲准确表达了歌词的含义,给人以明快、豪迈和自豪之感,深受省医人所喜爱。由前任院长张汉伟作词,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肖白谱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