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的浩瀚星海中,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可能成为照亮患者生命之光的璀璨星辰。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以其卓越的医疗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成为这片星海中一颗耀眼的星。 技术革新:掌握微创手术精准之道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技术革新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植于每一次诊疗实践中的行动准则。在这里,医疗团队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微创技术应用推向了新高度。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山西省结直肠肛门疾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李耀平教授的带领下,以侯生槐教授、王永刚教授和胡震教授为主的骨干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3D/4K腹腔镜手术成为科室的一大特色。这项技术以其超高清的视觉效果,为医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手术导航,使手术切口更小,患者受创伤更轻、恢复更快。 开展低位直肠癌的精准保肛手术,也是该中心技术创新的一大亮点。通过术前的综合评估和多学科讨论,团队能够为每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手术中,医生利用先进的腹腔镜技术,既精确切除肿瘤,又尽可能地保留肛门功能,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心还引入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LND),以及联合脏器切除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使中心在处理复发和疑难复杂性结直肠癌手术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技术革新的背后,离不开团队成员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通过定期参与技能培训、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创新项目,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治疗理念和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学术引领:多学科综合诊疗闪烁智慧之光 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正在推行将多学科智慧融合于患者治疗全过程的创新模式。 在这里,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不是孤立制定的,而是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的框架下,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 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通力合作。从2016年开始,每周四下午开展的多学科综合诊疗,已成为中心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平台上,十余个相关科室的专家齐聚一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 截至目前,中心已成功开展367期MDT,会诊形式由现场会议延伸至线上远程会诊,受益患者由省内扩展到省外,大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这一举措与国际上肿瘤治疗的主流趋势同步,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侯生槐表示:“MDT模式让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疾病,集合众智,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治疗方案。这种模式的推行,也促进了科室内部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提高了团队的整体医疗水平。” 人才培养:涵养高质量发展活力之源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人才培养不仅是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这里,每一名年轻医生的潜力都被充分挖掘和培养。 中心建立了一套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开展“一对一”指导到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再到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每一项举措都旨在激发年轻医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中心还强化基础教育,提供研究机会,鼓励年轻医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通过采用这些方法,中心培养出一支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医生团队,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侯生槐表示,虽然目前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但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外科手术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主要角色很有可能被逐渐淡化。“将来,中心要积极引入和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如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AI辅助诊疗技术等,推动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希望未来5~10年,中心能发展成为山西省内全面领先、国内有绝对影响力的结直肠肿瘤诊疗中心。”侯生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