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5月12日,既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不同的身份,相同的守护。“守护”,一个看似多么平常的词语,细细想来,背后却是沉沉的责任、满满的希冀,以及超越自我的人类之爱。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跟随本报记者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她们是新手妈妈的助力者,也是稚嫩生命的守护者,用温暖的双手和无私之爱呵护生命之光。 每当新生儿呱呱坠地,就会有一双温暖的手托起这个小生命,给予他第一个拥抱。在这里,她们完成一次次与小生命的双向奔赴…… 今年39岁的王丽娟,是“她们”中的一员。产房就像一扇门,一条生命的通道。而助产士全天穿梭于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听诊胎心、监测体征、观察产程、协助分娩、产后护理、婴儿洗浴、处理脐带……这样的一天,王丽娟坚持了16年。 “我们守护的是两条生命,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有半点闪失。”王丽娟说,从备孕、孕育、产程到产后,她们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2008年王丽娟毕业后进入山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工作。“我选择专业的时候报的就是助产,觉得这是迎接新生命的职业。虽然产科也有急危重症,但它更多的是新生的喜悦。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觉得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王丽娟告诉记者,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需要陪伴准妈妈们面对分娩时的种种担忧和恐惧。助产士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份工作。 王丽娟回忆起2020年春节疫情刚开始的一次难忘的经历。正在值夜班的她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突然接到急诊电话,一名临产孕妇情况十分危险。于是,王丽娟第一时间启动了新冠产妇的接诊流程,做好防护措施,从专用通道到达隔离产房。当产妇来到产科时,王丽娟已经从头到脚做好防护,第一时间检查了病人,将其安置在产床上。 “当时,产妇的状态非常不好,发着低烧,而且只有一个家属陪同,老公居家隔离。在担心自己和宝宝感染新冠的恐惧和宫缩痛的双重压力下,她表现得很烦躁,一直不配合我们助产士的指导。”王丽娟说,在当时特殊情况下,自己也顾不上是否会有感染的风险,满脑子想的都是要保证产妇的安全,让她平安分娩,就一直在给她擦汗,安慰她。 “深吸气,用力……好,继续用力,用力……” 3个小时后,产妇顺利结束分娩,随后转入传染病医院。产妇后续检查新冠抗原阴性,解除了隔离。出院后,她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找到了王丽娟,表达了感激之情。 “那一刻,我的眼眶不自觉地发红,让我感觉到只要用心服务,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王丽娟说,对她来说每一次都是第一次。也正是因为每天能见证新生命的诞生,她感到无比幸福,更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有价值。 和很多工作一样,助产士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王丽娟也收获了很多满足感和喜悦感。谈及工作压力,王丽娟说:“我们这里是一个迎接新生命的科室,宝宝响亮的啼哭能治愈一切。” 16年来,已经有超过5000名宝宝通过王丽娟的双手来到这个温暖的世间。 今年5月12日既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对于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王丽娟来说,这一天意义非凡。“我是一名妈妈,也是一名助产士。这两种身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守护。守护好我的孩子,也守护好孕妈妈和宝宝们的平安。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