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王宝迎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以起病急骤、意识障碍、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点。
传统医学认为脑卒中产生的有四方面的病因:情志郁怒。中医学认为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暴怒伤肝为最多,因倾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发为卒中。临床上多见高血压患者,因大发脾气出现脑出血症状。饮食不节。平素不注意节制饮食,过多食入肥甘醇酒,形体肥胖,临床上多见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因饮食不控制而发展为脑梗死,尤以酗酒为最烈。劳累过度。长期操劳过度,睡眠不足,形体和神气都失于濡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上浮,化风扰动为患,亦有纵欲无度,肾水亏于下,相火旺于上而发病。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均有影响,尤其暴冷暴热最易引动如入冬骤冷、寒邪入脉,血液凝涩,脉络不通,故而卒中,或因早春骤热,内因于肝,风阳暗动,或因酷暑大汗,阴津耗损,血受煎熬,凝阻脉络,发为本病。这与卒中好发于冬夏二季和气候交接时期相符。
卒中的中医治疗,急性期一般症状较轻,神志清晰。可用大秦艽汤祛风通络,镇肝熄风汤滋阴熄风,星蒌承气汤化痰通腑;症状严重伴昏厥者可用至宝丹加羚羊角汤,或苏合香丸加涤痰汤开窍。后遗症期主要遗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二大症状。前者则因气不行血,经络不通所致,常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后者多因风邪夹痰,蒙蔽心窍而为,宜选用解语丹祛风除痰开窍。
擅长:针药并用内外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顽固性呃逆、不全肠梗阻,乳腺病、妇科杂病、小儿遗尿、腹泻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