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那时候我刚来医院工作,转眼十四年已经过去,有时候与同行们聊天,他们会说现在医疗环境如何如何,我经常会想到那个故事,是说在战乱时代,一个名医那儿天天有人去治刀伤、枪伤,好不容易治好病人,过段时间,病人又带着各种伤来找他治,名医一怒之下扔掉了手术刀,他说,我好不容易治好他们,他们又去打仗,治他们有何用?过了段时间,名医又一次悬壶济世,别人问他,这又为何?名医说,我就是一个医生,有患者我才活着,没患者我还能干啥啊?!呵呵,感谢所有的患者,有你们才有我们,感谢你们常常找“麻烦”,因为正是有了你们,我们的技术才能不断进步,服务流程才能持续改善,效率才能更加提高,也正是有了你们的存在,我们作为医生的存在感才更加的强烈。
比如拿核磁来说,最早的时候,全省都没有夜班核磁,大家都是到点下班,后来认识到核磁对早期脑梗死诊断的意义,需求也越来越多,咱们省医就开了全山西省第一家夜班核磁,记得2009年,大年三十那天我值班,辞旧迎新的炮仗刚刚响完,核磁门口送来了三个疑似急性脑梗死病人。我就想,大夫之所以为大夫,不就是因为有这些患者吗?无论他们是让我们风里来雨里去还是让我们三更起五更眠,还是大年三十凌晨加班做检查,只有在机器上我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觉得,作为大夫的最高荣誉,不是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而是身后有无数的患者在等着你做手术,做检查。
有一个患者因为背部有些疼痛,在地区医院做了CT增强,但看不清,来我们科做核磁,发现是远端胰管增宽,高度怀疑是胰腺癌,后来及时做了手术,据说那个病人现在存活还很良好。
还有一个患者也是在外院做了核磁,但由于成片质量问题有些看不清,检查单上明明写着怀疑椎管有问题,但由于检查大夫没有仔细看检查单,就按普通腰椎核磁做了,没有着重做椎管,把微小病变漏掉了,后来是接诊医生看了片子提醒那个大夫重扫一下椎管,还真发现有问题,幸亏没有耽误病情。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每次做检查的时候我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担心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病变,就害怕任何一种情况没有被我考虑到。前辈和我说,等真的做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就意味着成长到来了。
这些,都是患者教会的,每一次成功诊治之后的欢欣与鼓舞,每一次误诊后的悔恨与懊恼,正是有了这无数的患者,正是一次次的失误与成功,才让我们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了一个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