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来我院口腔中心正畸科复诊的赵倩(化名)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正畸科主任范红对她说:主动治疗阶段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被动保持阶段。对于一位26岁,风华正茂的女孩儿来说,近两年的口腔矫正告一段落,或许这两年来矫正的是牙齿,改变的却是人生。
2012年,那时的赵倩过于凹陷的上唇和较突出的下巴使她的脸型看上去很不协调,侧面观宛如一轮新月,由于脸型问题显得很不自信。她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咨询过当地的正畸医生,医生建议她成年后通过正颌手术解决地包天引起的面型问题,这让她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抱着仅存的一线希望,求诊于我院正畸科范红主任。
经过耐心询问病史,范主任决定对这样的患者要从心理和临床两方面入手开展工作。“患者考虑最多的问题还是这种安氏三类面型对她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范主任介绍说。所以从一开始范主任就向赵倩展示了几个类似情况的病例,有的甚至比她的情况还要更加复杂和严重。看到这些患者治疗前后的面型变化,赵倩开始主动和大夫进行沟通。特别是当检查结果表明她的情况可以不需要进行手术,通过传统正畸加种植支抗钉的合理运用能够得到改善的时候,更是笑逐颜开,似乎一下子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范红主任介绍,正畸治疗50%靠临床医生,另外50%就要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配合程度了,要想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
治疗开始后,考虑到患者是年轻女性,范主任建议她使用了陶瓷自锁托槽矫治器,减数两颗下颌大面积龋坏的第一磨牙。首先排齐上下颌牙列,同时在下前牙的舌侧粘附Bite turbo,打开前牙的反深覆合,早期使用5/16、2oz力的橡皮圈做颌间三类牵引,初步解除前牙反颌;在治疗的第二阶段,分别在双侧下颌骨外斜线处各植入一枚10mm*2mm的微种植支抗钉,下颌弓丝更换为不锈钢方丝后,利用支抗钉回收下颌牙列,关闭拔牙间隙,同时整体回收下牙列,彻底解除了前牙反合;第三阶段的治疗以精细调整为主,对上下前牙进行了转矩控制和牙轴调整,令双侧后牙区的咬合关系更加的紧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年过去后,赵倩的面部轮廓发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显而易见的改变,上唇变得饱满,下巴不再像从前那样紧绷,颏唇沟也呈现出一个漂亮的“S”形。
如今的赵倩已经硕士毕业,在我省一所知名的中学当英语老师,下个月就要和男朋友完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