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冯变喜教授,他将通过病例与大家探讨一位外科医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大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回答,做手术是用一个指头做呢?还是一只手做?还是用两只手做?
我曾经收治过一位患者,59岁,男性,农民,主因是反复右上腹钝痛伴纳差半年余入院,入院时体重减轻了10KG,入院前5个月曾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在省内某大型医院治疗,经输液治疗后缓解出院。患者入院时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化验指标显示肝功能正常,肿瘤系列阴性。超声显示胆囊炎、胆囊底部实性回声,建议除外占位。CT诊断胆囊底部乳突状软组织占位,考虑胆囊癌伴胆囊肌腺增生改变、胆囊炎,核磁诊断为胆囊炎,胆囊底部壁不规则增厚,占位性病变不能除外。各种诊断指标之间不是有差异,而是有矛盾。
最终,我们对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探查过程中,患者腹腔内少量淡黄色清亮渗液,肝脏未扪及结节;胆囊壁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大小约9*3.5cm,张力大,底部游离浆膜面可及一实性肿物,大小约2*1.5cm;胆囊三角区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胃小弯侧近幽门处可及一肿物,溃疡型,质地较硬,大小约3*2.5cm,侵及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因当时条件无法快速冰冻,家属同意先行胆囊切除,术后剖开胆囊后,见胆囊底部实性占位,局部粘膜不光滑。但病理会诊意见不统一,有认为是胃低分化腺癌、胆囊乳头状腺瘤,有认为是胃低分化腺癌、胆囊管状腺瘤恶变。
这个病例带给我们许多思考,术中最佳决策是什么?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如何实现最佳决策?术后病理报告不一致,会对临床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值得反思,也考验着一位大夫的观念、思维、胆量、心态、智慧、知识、技术。我认为,在这个病例中,胆量、知识占了主要成分,如果不能快速决断探查,将很有可能延误患者病情。
我还收过一个病例,一位62岁的男性,2006年因尿毒症开始血液透析,窦缓安装临时起搏器,同时有陈旧性脑梗,准备肾移植中出现重症胆管炎、胰腺炎。几家大医院都不敢收。这例手术,其实考验的不单是技术,更是对知识、智慧、勇气的考验。就知识而言,医生应该知道T管外引流胆汁会使患者丢钾;就智慧而言,医生应该认识到丢钾的副作用是可以治疗高血钾症,这有利于尿毒症患者;就勇气而言,不得不说,这样的手术风险很大,大夫要勇于承担失败的风险。
主任感悟:手术不存在最重要的能力,只能说,疑难复杂手术的谋划,是一位大夫观念、思维、胆量、心态、智慧、知识、技术七种能力综合应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思考与决策时,既需要有精湛的外科技术,又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非凡的智慧,最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在一个手术中,又是单独一个或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