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科室介绍
科室专家
科室医生
出诊时间
医疗设备
科室动态
专业技术
学术活动
科技进步
专业任职
来信选登
护理团队
图片新闻
科室荣誉
学科带头人
  科室信息
 
锐意进取 勇攀高峰

   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在张虹主任的带领下,锐意进取,不断学习,积极开展临床医疗新技术,其中希氏束起搏的起搏器植入技术是目前国际最新的起搏器植入技术。2014年3月31日和6月3日以王海雄主治医师为核心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团队率先在省内首次独立应用希氏束起搏的起搏器植入技术成功治愈2例患者。1例患者为男性,76岁,心房纤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另外1例为女性,56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两例患者均已顺利康复出院。

   目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在临床应用已有50多年历史,是治疗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该技术使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跳缓慢患者的生存寿命大大延长。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首先激动心房使心房收缩同时沿特定通路传至心房与心室交界处,再沿着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氏纤维系统快速下传。心脏激动顺序为心室底部向心尖及间隔部向左右心室传导,使左右心室肌肉同时激动,同步协调一致收缩。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是保证心室泵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心脏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位点是右心室心尖部,这样心脏激动顺序就变成右室心尖逆向至右室心底及室间隔向左心室传导,使右心室先于左心室非同步收缩和舒张,容易并发二尖瓣反流,血流动力学损害。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认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增加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的风险。近年来,选择性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由于其传导顺序接近于正常,有效减少了心尖部起搏带来的一些弊端,但是由于起搏位点仍然在心肌组织,心电信号由肌肉之间传导,仍然滞后于正常的希氏束---左右束支及蒲肯野氏纤维系统,依旧会出现左右心室的收缩不同步,可能造成远期的心功能下降。

   希氏束起搏可使心脏的电和机械激动顺序符合正常的心脏激动顺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生理性起搏,保证心脏电传导顺序及血流动力学最大程度地模拟心脏的正常状态,所以,理论上,希氏束起搏是最好的心室起搏部位。对于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尤其是预期心室起搏依赖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甚至具有三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部分心衰患者,均可以通过希氏束起搏治疗,达到左右心室再同步化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是较右室起搏更加理想的起搏方式。目前,希氏束起搏新技术仍然存在电极导线定位和固定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以及起搏阈值高等问题,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北京阜外医院等开展此项新技术,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对该项新技术临床应用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我省广大患者今后能接受一流的起搏器植入技术带来福音。

 
日期:2014/6/19 来源: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