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春林,杨五小,刘晓红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交感神经张力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3;24-225 |
|
来春林,杨五小,刘晓红 |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心脏并发症的分析 |
中西药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9;757-759 |
|
刘晓红,来春林, 冀友瑞 |
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对心肌梗死后大鼠钾通道Kv9.X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9;787-789 |
|
来春林、杨五小、刘晓红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交感神经张力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月第23卷第3期 |
|
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 |
64层螺旋CT联合hs-CRP检测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12;1194-1196 |
|
来春林,刘晓红,王东霞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RFCA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延迟恢复的临床观察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12;1255-1256 |
|
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3;355-356 |
|
赵建强,来春林,刘晓红 |
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曲线下面积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7;767-769 |
|
刘晓红,来春林, 陆卫华 |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参数的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9;1016-1017 |
|
王东霞,来春林,刘晓红 |
23例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128-1128 |
|
刘晓红,来春林, 陆卫华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1;1272-1274 |
|
刘晓红,李怡霏,来春林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研究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2;1399-1401 |
|
李怡霏,刘晓红,来春林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研究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2;1401-1403 |
|
刘晓红,来春林,陆卫华 |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小板四项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01; 30-32 |
|
刘晓红,来春林,张锦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斑块的评价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1;17-18 |
|
陆卫华,刘晓红,来春林 |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1;87-88 |
|
胡长青,来春林, 刘晓红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和血清MMP-9、IL-6的相关性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3;261-263 |
|
刘晓红,来春林,胡长青 |
冠心病患者血清MMP - 9 与Hcy 的临床意义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3;263-265 |
|
陆卫华,刘晓红,来春林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ET MMP-9 TNF-α NOIL-6 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02; 105-106 |
|
刘晓红,来春林,陆卫华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5; 355-357 |
|
刘晓红,来春林,王东霞 |
国产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773-775 |
|
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 |
64层螺旋CT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和白细胞介素-6判别冠状动脉斑块的研究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08 744-746 |
|
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0;1222-1223 |
|
刘晓红,来春林,赵建强 |
硫酸氢氯吡格雷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8;892-894 |
|
刘晓红,胡长青,来春林 |
64层螺旋CT联合Hcy评价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09; 799-801 |
|
杨五小,林敬阳,刘正湘 |
CD-151-整合素复合体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 |
微循环杂志,2009-11;5-8 |
|
王继荣,来春林 |
血浆硫化氢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12;1486-1487 |
|
齐杰,韩清华,马锋 |
PWV、ABI、IMT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2;161-162 |
|
杨五小,刘正湘,林敬阳 |
ICA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PI3K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4;442-444 |
|
赵建强, 来春林, 刘晓红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及左心结构改变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03-904 |
|
邢金平,来春林, 刘晓红 |
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20例临床分析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 1109-1111 |
|
邢金平,来春林, 刘晓红 |
国产阿托伐他汀与立普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和hsCRP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1221-1222 |
|
郭青,李昱婷 |
护理干预对实习生输液质量的影响 |
中国护理研究,2011-6;1966-1967 |
|
刘晓红, 李丽琪,路卫华 |
冠心病患者血浆ET、MMP-9、hs-CRP、血小板聚集率及红花黄色素的干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9;1036-1037 |
|
韩官君,来春林,刘晓红 |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150-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