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科室介绍
科室专家
科室医生
出诊时间
医疗设备
科室动态
专业技术
学术活动
科技进步
专业任职
来信选登
护理团队
图片新闻
科室荣誉
学科带头人
  科室信息
 
实验室——“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一、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是一种食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指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大分子当作有害物质,并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非IgE介导),IgG抗体与食物大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人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人们日常饮食中有14种最易致敏食物,即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以及小麦,这些食物致病的特异性IgG抗体,可以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筛查。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将食物不耐受误认为是食物过敏,其实食物不耐受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食物过敏。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许多食物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尤其是儿童,胃肠道的屏障功能尚未健全。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会加重原有的症状。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二、食物不耐受与那些疾病有关呢?

食物不耐受作为IgG介导迟发性食物过敏反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临床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导致的长期慢性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但是关于其发生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目前发现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偏头痛、慢性腹泻、疲劳、感染、湿疹、免疫系统疾病等,其中肠易综合征(IBS)、皮肤病、偏头痛、关节炎与食物不耐受最为密切。

三、食物不耐受检测意义

IgG介导的食物反应,为一迟发过程,具有和过敏相似的症状,但症状缺少特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食物不耐受时出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患者难以自我诊断。通过检测血液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判断身体发生食物不耐受的程度。该项检查无需空腹,只需抽取2--3ml静脉血即可,检测结果一般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可以帮助你鉴别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少吃、哪些食物禁吃。临床上将引起不耐受的食物分为禁食、轮替食用、少食和安全食用四类。对于食物不耐受患者只需调整饮食,严重者忌食6个月左右多数症状基本消失。一次检测或单纯的食物阳性,不能成为禁食的依据,医生还要结合临床特征做出最后的诊断,由于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因素和症状不尽相同,防治方法也因人而异。

通过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已因食物不耐受产生了病变,从而为传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患者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制定饮食计划,禁食或少食,指导患者避免摄取不耐受食物,从而控制疾病发展的源头,阻止疾病继续发展,从而解决长期病患,提高生活质量。

 
日期:2021/8/30 来源:消化科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