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科室介绍
科室专家
科室医生
出诊时间
医疗设备
科室动态
专业技术
学术活动
科技进步
专业任职
来信选登
护理团队
图片新闻
科室荣誉
学科带头人
  科室信息
 
“绿色”电生理--心律失常的“精准”医疗

   心内电生理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揭示心律失常机制和根治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冠心病介入诊治相似,传统心电生理标测和消融均需借助导管介入技术完成,这就需要频繁使用X线透视指导导管操作和定位,传统心电生理技术实质上是心电学和X线心脏二维解剖信息的结合。

   X线辐射是传统心脏介入诊疗,包括心电生理技术的重要弊端。患者和医护人员及技术人员均受到X线辐射影响。少许的X线辐射对一般人群危害不大,但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存在致畸、影响发育等严重不良后果,这类特殊人群如罹患心律失常需尽早射频消融根治,不得不承担这些可怕的风险。对于长期从事一线介入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长时间、大剂量、频繁、近距离接触X线辐射可抑止和损害人体的组织细胞,导致白细胞减少,同时也会使人体内部引发感染或者抵抗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引起人体内部细胞的突变,引发癌症,已成为临床心电生理医生面临的重大健康隐患。

   传统X线仅能提供心脏二维解剖信息(图1),不能提供三维的“精准”定位信息,对于复杂解剖定位、标测和消融,存在明显缺陷;不准确定位又可导致无效消融或过度消融,增加手术风险;二维图像无法真实显现病变组织和重要心脏结构(如希氏束)真实距离,从而高估或低估手术风险,导致手术失败或损伤心脏重要结构。

   近年来,随着三维电解剖标测、磁导航、心腔内超声等新设备应用和普及,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心脏三维模型(图2),精准地显示心腔和血管三维结构,心电生理由二维时代进入三维时代,由传统医疗时代进入“绿色精准”医疗时代。此外,心脏三维解剖影像还可以规避心脏重要结构,降低手术风险;更重要地是,可以将心电学与三维解剖信息结合,揭示心律失常机制和靶点,精准指导导管消融,提高消融疗效,缩短手术时间。

   心脏三维解剖系统应用,真正实现内科医生“看着心脏做手术”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以往X射线所带来的伤害,甚至完全不用X线,即零射线下完成手术,真正实现无射线损害顾虑的“绿色”电生理。对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甚至复杂的房速、房颤手术,即使房间隔穿刺也可以零射线下完成手术。这使得罹患心律失常的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可以“享受”“绿色精准”医疗。

   心脏三维系统、磁导航、心腔内超声等技术的应用,将心脏电生理引领进入三维时代,可以模拟心脏三维解剖结构,同时将解剖与电学结合,指导导管标测和消融,极大降低了X线辐射,减少或避免了造影剂危害,实现了“绿色”电生理,这无疑对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是巨大福音。目前,心内科二病区,在电生理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在以王海雄为核心的电生理团队已经独立完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的“绿色”电生理治疗几十例,该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已迈向国内先进水平。

 
日期:2016/11/7 来源:心内二病区 王海雄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