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
科室介绍
科室专家
科室医生
出诊时间
医疗设备
科室动态
专业技术
学术活动
科技进步
专业任职
来信选登
护理团队
图片新闻
科室荣誉
学科带头人
  科室信息
 
口眼科志愿者服务在行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工作要求,在医院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生动局面,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广大患者、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结合我院实际情况,9月6日由李荣山院长倡导创办患者家属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决定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病区为此项服务的试点科室,由护理部承办,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此项工作已在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病区全面顺利开展。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口腔颌面外科  陈文革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 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我院李荣山院长倡导,相关医院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口腔外科和眼科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亲友志愿者在陈恒雯护士长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病区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利用医护人员的医疗技能,组建成一支以患者的亲友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本病区患者提供义务性的医疗服务及生活帮助,同时通过多種渠道向广大民众宣传医疗卫生知识。

   自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两月以来,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亲友志愿者服务队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凭着满腔热情和专业技能,以患者的亲友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志愿者服务队不断进取,成绩斐然,获得良好的知名度。截止10月底,累计有48名患者亲友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时间达20多小时以上。

   李荣山院长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志愿者行动”,既是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传播公共医疗卫生理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创新社会医疗卫生工作机制,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李荣山院长同时指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关键点: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提高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志愿者关键时刻能服务、会服务。

   最后,李荣山院长指出要把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医务人员文明素质和医院文明程度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力争把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向新高潮。

神奇的团队
山西省人民医院口眼科 袁伟芳

   “志愿者”是个神圣的名词,是参与的象征,是博爱的体现,是爱心的代言。没有报酬,没有掌声,没有花环,有的只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志愿者传递的爱心和传播的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关爱是春风为柳杨依依的抚摸,是春色无尽的嫁妆,关爱是新芽呼唤的力量,是万物苏醒的灵动,关爱是一把钥匙轻轻插入人的心间,是你与我生命的沟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而这些幸福与爱更是造就了我们这个充满温馨的世界,就在今年九月份这扇幸福之门被我们悄然打开了。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为求生存之道,患者、患者家属、我们相聚于此,他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可见对他们来说在这个陌生的环境对我们是莫大的信任,我们的责任如此重大,秉承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的真谛,尽力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此时患者这股神奇的暖流一涌而至,他们愿意帮我们分担工作,他们愿意奉献爱心,他们愿意互帮互助,平时我们所议论所感受的都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情冷暖、自私自利、明哲保生,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身处这样的气氛中,家属志愿者都纷纷上前,积极主动报名参加,犹如田野里盛开的玫瑰花一样诱人,正像是我们灵魂深处的信仰让人义无反顾,一沓沓志愿者服务表溢出了甘甜的暖流,志愿者带队陪检时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嘘寒问暖、不着不急、善始善终的举措历历在目,成熟稳重的步健折射出疾病的同感及理解,象征着此路非他莫属?当你亲眼目睹这些温馨的场景后能不感动吗?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是就步入家属志愿者服务在行动的初级阶段,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畅通无阻,谱写了新生力量的篇章,用温暖的力量奏响了正义主义的壮歌。我们首先对患者家属进行整体评估,对其进行详细的宣教及培训,经过多次的集体开会研究方案进行讨论整改,制定并覆盖了多种表格,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的捷径。培养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团队模式,起初由我们亲自带路,将各个检查部门及检查程序进行告知,并向相关检查科室介绍沟通,他们积极配合,然后贯彻一代一、一代多、旧代新的方式熟悉程序,付出者很认真地教,得到者很用心的学,他们主要负责陪检B超、胸片、核磁、CT等,办理出入院手续、接送维修物品、取片子、控烟管理、环境介绍、陪侍人的管理、帮助无陪患者买饭、看管临时无陪患者等等,最后我们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汇总评价,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我们主要负责管理、联络、宣传、整理、安排,就这样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这个神奇的团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和医患矛盾的重要支柱。

   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患者、患者家属、我们要心心相系,牢牢相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真诚的奉献建筑了互助的桥梁,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切源于爱和奉献,团结一致为我们的爱和幸福保驾护航,让这股神奇的暖流源远流长。

传递爱的“红袖章”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 巩雅楠

   在口外10个星期的实习,随着丰沛的雨水,同这个夏天一起终结。我也从一个手足无措,到处被嫌碍事的“白痴”,变成了深谙住院各个流程的资深——“实习生”。这充实而忙碌的生活,是该为之记录些什么,那就从这次志愿者活动开始吧!

   9月18日,除却那个历史难忘的纪念日,不过是个普通的星期天,并没有什么不同。补中秋休假来上班的我,赫然发现护士站的墙上多了几个“红袖章”,颜色鲜艳,甚是扎眼。不多时,又见到好几位带红袖章的“便衣”,面色赧然地穿行于廊间。我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支“杂牌军”究竟是来干嘛的。偷着空闲,忙问护士姐姐,此些人有何来路。护士姐指着其中一个小队伍解释,带袖章的是“老病号”家属,正带着新入院的病人去拍片子呢!恍然大悟的同时不免尴尬:前些日子在门诊有位下颌肿物的病人,接进来问诊触诊行云流水,约莫着肯定开B超啊,提前拿好单子,待老师下令,哈,果然与我想的步骤一样,一气呵成开好单子,正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终于学有所成,也是能查病断诊的人了,结果不料被病人追问 “B超在哪拍”,竟一时语塞,泄气,幸得老师救场:“四楼!”,我好似瞬间被打回原形重新修炼。此时想来,现在有了这些“志愿者”,倒是省了不少心思。

   不日查房之时,与所管病人家属谈及此时,问之可曾参与,那家小女快乐地回答:“对呀,我去的!”不待我细细追问,便自顾着絮叨“领着做了几个胸片,还有超声,哦!还有好几个牙片子呢!”言辞之间溢满骄傲。“反正我爸也没有什么事儿了,我带他们出去检查,还顺便溜达溜达。”竟是如此简单的想法,未见得有故作的清高和无私的舍己,并不是我最初想要的的内容。从小就被老师教育,写文章要有“立意升华”,这样简单直白没有深意,是要不得的,至少也要落在“乐于助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的词句,才拿的出手啊!直到方才写下以上那些文字的时候,我脑海浮现出她得意的脸才豁然明白,这本身就是一件乐意就做,做了开心的事儿,写文章有立意高,而生活本身这样平淡而庸俗,开心就好,何必矫情。

   对于帮助的给与者来说都为乐事,而对于新患者则更不必说。初来医院这样的陌生环境,又属于“老弱病残”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恐惧谈不上,不安是一定的。此时如果有那么一个“同病相怜”的人伸出援手,于诊疗流程上的便捷只是最浅显的优点而已,而尽快缓解入院之初的焦虑不安才是新患者最需要的。面对花样繁多的检查,有位“识途老马”帮自己理清这千头万绪,聊聊病情,知道住院也不过如此,缓解了焦虑,便能更快的投入治疗。

   作为一个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的加入省去了我每天带着病人到处跑腿的功夫,能全心跟着老师站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本来实习时间如此有限,陪在各大检查的队伍里,穿梭在上上下下的电梯里,浪费半日半日的光阴,实在有些可惜。而对于这些与老病号交流过的病人来说,无论是解释病情还是检查治疗,也会更容易取得理解。尤其见过住邻床又同为间隙感染的病人,互相提醒开口器训练,恢复甚喜,不消几日都先后出院。先出院的那位患者门诊复诊时还不忘问及老病友。看她眉开眼笑的样子不由得想起入院当时叫苦连天,吆喝着要死掉的愁容,简直判若两人。临走时这位老奶奶还用力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令我这一介“菜鸟”小医生受宠若惊。这份感谢也是让我在漫长医学路上踽踽独行的内在力量。

口眼外科“志愿者活动”感想
护士实习生 杨丽

   10月10日,我步入口眼外科实习,第一次接触到了“志愿者活动”经过半个多月的了解,深刻感受到这个活动给口眼外科大到整个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病人带来的益处。我觉得这个活动不仅在医院可以发展,在其他科室也可以发展。以下是我对“志愿者活动”的感受和认识。

   口眼外科这个“志愿者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为住院病人提供陪伴及院内护送服务,使他们在陌生的医院环境中得到支持和关怀。而服务内容:为对环境陌生的病人导向引路。就比如说口眼外科每天都会有一些需要做胸片,B超之类的病人,但他们刚入院不知道地方在哪里,这时就需要知道的病人或其家属志愿带领新病人去。当新病人知道路后又会成为新的志愿者,如此循环。服务的对象就是对环境陌生的病人,而志愿者就是熟悉医院的病人或其家属。其中之前出院的8床家属我影响最为深刻,可能由于他时间比较充裕吧,人也和善,我们老师就喜欢让他带领新病人,他也很乐意。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喜欢这个活动,有一次和他聊天他也提过带领其他病人时既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可以出去透透气,挺好的。

   志愿无境,大爱永恒。服务社会,提升自我。也许,志愿者们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痛苦,只是在他们前来就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引服务,但一腔热情,一句关怀,却无形中使他们身心愉悦,增强了他们战胜痛苦的信心。

   而对于志愿者来说,通过这样的互帮互助志愿活动,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的同时,也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病人既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又可相互会与人相处,对自身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口眼外科大到整个医院而谈,“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使口眼外科乃至整个医院有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支持,为医务人员减轻了负担。“志愿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入了医院,用社会资源来服务医院的需求,让病人得到及时,安全,全方面的服务。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一些工作难以全面的顾及,而志愿者的服务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为医务人员减轻了负担,志愿者无偿的,奉献的服务和热情,对医务人员也是一种激励。

   我深刻觉得口眼外科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服务不仅提高志愿者的道德情操,也为医院,社会带来益处,实现了志愿者,医院,社会三方的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做为一个深受“志愿者活动”熏陶的我而言,我觉得这个活动不仅要在口眼外科继续开展下,还应该提倡其他科室也开展。作为一个实习生,一个将来可能是一名正式的护士,我希望温暖志愿一直传递下去,医院社会都充满爱与温暖。

志愿者感想——友谊传情
口腔外科患者  袁焕珍

   如今社会是信息网络的社会。大哥大、BP机、电话、QQ、微信、微博等等,很大程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我们却忽略了亲情、友情、人情、医患情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友情。视病人如亲人,视医护如朋友,不可忽视的还有患者之间的友谊传情。这种‘信息网络’的传递,它更赋有人情。

   山西省人民医院口眼科开展的家属志愿者服务,这是友情的传递,是一种胜过任何网络信息的传递。它可以直接传递到每位患者的心。

   这是与时俱进的创举,彰显我院人性化的管理思维,很值得一赞。先入院的病人可以自愿为后入院的患者做导医,使新入院的患者省时又省力,诺大的医院,楼上楼下,对于一个陌生人而言,确实有找不到北的感觉,有了这种家属志愿者服务活动,既方便了患者,又拉近了病友之间的距离,建立了病友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犹如一家人。

   此举说明了视病人如亲人,视医护如朋友,视患者之间如姐妹兄弟。我是口腔外科的一名术后患者,对医院的家属志愿者服务点一百个赞,并祝愿我们的志愿者行动得以推广到各个医院并发扬光大,衷心祝愿省人民医院越办越好。

“助人助己,乐人乐己。”的志愿者小分队
口腔外科患者  孙永杰

   “累并快乐着”,是所有志愿者从事志愿工作的的最大体会!

   “感动并幸福着”是所有被志愿者服务病友的最大体会!

   初进医院的病友,除了对自身病痛的担心之外,由于不了解医院的规矩,不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不了解医院的功能布局,难免又多了一丝的紧张和不安。

   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第一天即被告知:本科除了专业的医生、护理人员随时为患者提供服务之外,患者之间也有一支“互帮互助志愿者小分队”,志愿小分队活动的时间、地点、项目由护理站随时通知到各个病房。

   预测病友需求在病友未到之前,满足病友需求在病友张嘴之前,口腔外科护理站做到了,患者的心里更踏实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刚起床,护理站就通知,凡是今天要去医技层检查的病友,九点钟在护理站统一集合,由本科熟悉医院功能布局的老病友家属志愿者带新病友去做体检。

   在护理人员精心的组织下,在老新病友之间的相互协助下,当天上午我们顺利完成了当天的体检。。

   在体验被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祖国处处是亲人,感受“助人助己,乐人乐己”的功德精神;在体验被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少走了冤枉路,少费了冤枉舌;在体验被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病友之间对病情的交流,一起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让我们住院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亲情与感动!

   最后,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志愿者小分队点赞!祝愿山西省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小分队”越办越好!

 
日期:2016/11/2 来源: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山西省人民医院  地址: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 门诊导诊咨询电话:0351-4960081
院办电话:0351-4960131 和平院区咨询电话:0351-4961105  邮编:030012  
扫黑除恶办公室举报电话:0351-4960124 4960044 4960110

晋ICP备10202490号

  晋卫网复审【2015】第000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