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我院介入科就一例胰腺癌伴肝转移及肝胃韧带间隙、腹膜、右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转移病人,采用国产导航支架+3D共用模板引导下对肿瘤成功实施碘125粒子植入。
来自吕梁的张女士6个月前因左腹部及腰部胀痛酸困,就诊当地医院检查得知:胰腺肿瘤伴肝转移,到省内及北京多家医院会诊,均告知属于晚期,无法手术。胰腺癌属于“超级癌症”,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生存期短,且放疗化疗都不敏感。这对于刚刚50岁的患者及家属无疑是当头一棒。在朋友介绍下来到我院就诊,通过进一步检查张女士的病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患者不仅仅是胰腺癌肝转移,同时伴有腹腔、腹膜后、肝胃韧带间、右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转移。我院介入科主任介绍,像这样多发转移的晚期癌症如果在以前,肯定就放弃治疗了。经过充分讨论评估,决定一期先行肝癌的介入化疗灌注栓塞治疗(TACE),20天后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费用低的国产导航支架+3D共用模板引导下对胰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肿粒子植入治疗。6月19日我院介入科协同CT室及核医学科,分别在胰腺肿瘤和肝胃间韧带、腹膜、腹股沟转移的淋巴结中共植入碘125粒子84颗。术后病人无明显不适,当天已下床活动。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技术近距离照射治疗实体肿瘤,是把碘125粒子植入在肿瘤部位,每个粒子的照射距离在1.7cm,这样就能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保证正常细胞免受损害。此技术具有微创、局部剂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势。由于肿瘤生长的不规则性及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胰腺部位的肿瘤,导致粒子插植、深度、角度均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即使经验丰富的专家,由于徒手穿刺的“随意性”影响,也常会出现出现偏针、粒子排列不均,深度不够等问题。我院介入科应用最近国产新一代导航支架+3D打印共面模板,最大程度减少了偏针现象及徒手操作的随意性,按照术前设计使穿刺针平行等距离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使肿瘤与模板快速牢固地“捆绑”在一起,部分解决了运动器官布针不够精确及满足部分非共面布针的要求。另外,此种模板价廉物美,特别适合偏远落后地区及基层医院应用。
我院介入科用此项技术治疗胰腺癌,不仅是省内首例,同是也是国内首例。该技术的应用对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患者特别是“超级癌症”胰腺癌的患者都具有治疗意义。 |